国画家黄戈 官方网站

+收藏:http://huangge.orgcc.com
 
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 黄戈动态 正文内容
谈 写 生
2015-09-11    浏览(506)    作者:黄戈    来源:黄戈 官方网站

写生既是取法自然,又是吸取创作养分,我想这已经是大家的共识了。

一个人在不同的艺术追求阶段,其写生的目的不同,取向也会不同。黄宾虹的山水画之所以成就高,与他长期不懈的坚持写生,接受大自然之蒙养是分不开的。黄宾虹将中国画写生分为两个阶段,即“写实写生阶段”与“写意写生阶段”,并在每一阶段有不同的追求目标,我想这也是值得我们参考学习的:

“写实写生”阶段即初涉写生时,先从一树一石入手,注意在写实上下功夫,力求结构真实,形态自然,将千姿百态的山峰、变化多端的云海,逝者如斯的山溪、随风飘零的黄叶、一望无垠的雪野等鲜活的自然物象,客观地观察了解,可理解为“夫画者,形天地万物者也”(石涛语),客观的感受自然和表现自然的美之所在“自然之奥妙,发山川之精微”。这既是写生的重要目的,也是-个优秀画家必备的基本功;“写意写生”阶段即意象写生阶段,这一阶段与“写实写生”阶段不同之处贵在一个“意”字,关键在于写出景物的神气。这种从客观到艺术意象,再到艺术形象的写生过程,其目的是使自然物理服从画理,以摆脱自然表象的束缚而升华到新的艺术境界,通过景物的神似以表达作者的精神状态。“写意写生”建立在“写实写生”的基础上,以主观的观察方法,可以理解为“夫画者,从于心者也” (石涛语),这实际上就是“外师造化,中得心源”(张璪语)。

具象写生阶段是在研究客观事物的自然规律,是微观探真。初涉写生时,黃宾虹也和临摹一样,先从一棵树,一块石入手。注重在写实上下功夫,力求结构真实,形态自然;意象写生阶段强调主观感受,宏观取势,讲究整体和追求境界,是宏观探道。黃宾虹的许多写生稿,有的是抓住眼前实景的大关系、大轮廓,并草草勾勒于纸,做到化山川的繁杂为艺术的简约,将其作了恰到好处的艺术概括,以达“地上者妙在丘壑深邃,胸中者妙在位置自如”(明张潮言),并使两者完美结合,实现山水艺术的真正境界。

对于初学者,不能过早地提出“登山则情满于山,观海则意溢于海”的要求,应引导他们做到“微观探真”、“近取其质”。通过写生实践,他们从远观、近观、左观、右观、正观、侧观等不同角度感受“橫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变化,体会“春山澹冶而如笑,夏山苍翠而如滴,秋山明静而如妆,冬山惨淡而如睡”四时的不同。通过具体描绘-山一水-草一木-花一叶,取得先自然之形“真”,为今后“探道”打下“形”的基础,获得如宋人李澄叟在《画山水诀》中所说的那样:“自幼而观湘中山水,长游三峽夔门,或水或陆,尽得其态。久久然后自觉有力水墨------方知笔墨去处。”日久天长,山水自然化入胸中,胸中有了丘壑,笔迹何去何从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了。

纵观山水画史,各种点、线皴法、墨法的创造,莫不是在写生中发现的。各种笔法都是大自然赐予那些深入大山野林之中、细心观察体悟的先贤们的。荆浩在太行山日观夜思,上万株松树都被他画过,故而他笔下的松树格外有神;黃公望于溪河入海处观激流数年,才画出动人心魄的海潮景观;董其昌在“画旨”中写到:“每朝起看云气变化,绝近画中山。山行时见奇树,须四面取之有左看不入画,而右看入画者,前后亦尔。看得熟,自然传神。”古人写生时就是依这种方法和态度如实摹状自然物象的,今人亦是如此,李可染八十还亲登黄山写生,陆俨少年高时让人抬着也要亲眼看到山,由比可见,写生不仅是道法自然的必然途径,而且是画家借物抒情的取象之源。

当然,由于每个人的经历不同,知识结构不同、世界观、人生观的差异,以及时代环境的不同,肯定每个画家的看山观水的心境不会一样。南朝时的山水画家宗炳觉得山水能够表达的是他的“闲居理气”、“澄怀观道”的心境;唐代吴道子却又是另一番心境,他“游四方的同时又手持《金刚经》自识本心,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,临渊履冰而心不惊,如此才能仰观宇宙之大,俯察万象之盛,”而董其昌则云:“不行万里路,——欲作画祖,其可得乎?”石涛则云:“夫画者,形天地万物者也。”李可染则发出:“我为祖国山川写照”的呼声 。这就如看《红楼梦》,青年人看出的是爱情,道家读出的是淫乱,政治家发现封建制度的腐败,历史学家得到的是历史知识——也似一百人读《哈姆雷特》就有一百个不同理解-样。

境界至此,接下来就是写生方法的问题了。我的观点是人与人不得相同,尽管有时很接近。

陆俨少游历山水,很少动手写生,多目识心记。他历时-个月乘木筏观察三峽形容,多深思细想,即便勾稿也较为简略,有些甚至于用文字记录,将大片的树林直接记为“树”,将山的皴法不画,直接标以“斧劈皴”、“乱麻皴”以替代。这就是他写生与人殊异的地方。

这样的例子历史上都有。吴道子与李将军的故事,李将军历时三月作详细的写生记录,回朝后又历时三个月作画。顾闳中由于情况不允许,被迫夜视韩熙载,目识心记作千古名画《韩熙载夜宴图》。总之-句话:要想“迁想妙得”,非“外师造化”不成。

  2008年10月4日

标签:写生,自然,阶段,不同,写实
分享:
发表给力评论,说两句!  共有 0 条评论